5月14日,全县150余名语文骨干教师,欢聚在泰顺县育才小学一楼多媒体报告厅,学习和探讨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的“学习活动设计”,这是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组织的又一次专题培训活动。
活动分为讲座和课堂观摩两个议程。上午的活动由县实验小学吴双芝老师和温州新田园小学徐梦老师的微讲座拉开帷幕。
吴双芝老师围绕《让课堂练习激活学生学习》这一主题展开。吴老师从《课堂作业本》使用的现状出发,结合自身教学案例,从“明确目标”“解读价值”“设计活动”“把握原则”四个方面就如何运用《课堂作业本》进行分享,为老师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徐梦老师的讲座《给我一个支架,撬动真实学习》讲述了她如何将“学为主”的课堂“落地”的过程。徐老师以《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为例,分享自己基于学情,定位学生真实学习起点;运用情节梯、思维导图、拓学单等支架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习实践在课堂中真实发生。
接着,由育才小学的陈伟娟,温州市瓯江小学李忠琼和温州市实验小学张坚鸥三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三节“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展示课。
陈伟娟老师的《雷雨》,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作业本》检测字词的掌握情况;利用“图示”支架,知晓课文写作顺序,掌握如何归并大段的方法。陈老师给予学生“圈一圈、划一划、说一说、想一想、换一换、比一比、读一读、评一评”等方法,自主学习“雷雨前”的内容。交流反馈时,抓住“垂”“压”等关键字词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的景象。这是一堂给予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为主”课堂。
李忠琼老师在课前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后通过开火车朗读课文《青蛙卖泥塘》,了解学情: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朗读水平。他巧妙地借助鱼骨图与学习单,紧紧围绕青蛙为了卖泥塘都做了哪些事情,基于文本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我交流、品读仿写中收获语言、掌握方法、体验情感。这是一堂给予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量实践的“学为主”的课堂。
张坚鸥老师的《咕咚》,课上巧妙运用朗读支架“三星”:读正确,读流畅,读出心情。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会生字、理解句意,读好课文。张老师富有童趣的语言、及时有效的评价充分调动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下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特级教师方斐卿老师结合当下的课堂,带来《让学为主教学真正走进课堂》的专题讲座。方老师一个多小时的精彩分享,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如何开展“学为主”教学。
方老师通过当下流行的《黄果树瀑布》教学片断,指出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学生“被学习”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被动学习、学习活动被取代、学习思维被截流、结果浮于表面;教在先,教多于学;学路被教路取代,简单问答取代深层次交流。
如何开展“学为主”教学,方老师提出了基于“四个基本的转变”:确立学生观、学习观的转变、三维目标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呈现四个基本的特点:一有时间保证,有大块的时间还给学生学习;二有大量实践;三有学生的质疑问难;四是学生学会学习。他借助教例《记金华双龙洞》,让老师们感受到该如何体现学为主的教学。为此,方老师还进一步提出了落实“学为主”的四个基本举措:先学后教落到实处;以学生的学习路径,组织学生去学习;组织真实的对话交流;聚焦重点难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方老师借实例、现场研讨的方式,给老师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最后方老师鼓励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学科上,努力让学为主教学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培养主动学习、善于质疑、学会学习的学生。
此次培训活动帮助一线语文老师更加深入地理解统编教材,对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县顺利全面使用统编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周燕芳、审核:郑慧翠、摄影:蔡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