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桃李,教研相长促提升。”为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内涵,助力乡村学生提升生活技能与审美素养,近日,由张维录老师带领蓝敏华老师及梅晓艳老师,并邀请泗溪学区片代表教师。走进泰顺县凤垟乡中心小学和南浦溪中心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送教下乡”专题活动。本次活动以“折纸扇”与“小纽扣,自己缝”两门特色课程为核心,通过传统手工艺与基础生活技能的融合教学,为乡村孩子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劳动实践体验。
立足课堂 教坛耕耘正当时
蓝敏华老师和六(1)班的孩子带来的《折扇的制作》。在“折纸扇”课堂上,蓝老师以“怀旧雅物,东风徐来”为主题,带领学生们探索折纸艺术的魅力。整节课蓝老师开展的一系列有效的活动,把劳动置于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思维得到不断发散、提升。
在“小纽扣,自己缝”课堂中,仕阳镇小的梅晓艳老师聚焦“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通过趣味化教学破解乡村儿童劳动技能短板。
梅老师以“小明衣服掉纽扣”的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如果纽扣掉了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技能与日常生活的关联。从穿针引线、打结定位到“十字交叉缝法”,并邀请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
实践研究 精备探索不止步
在精彩的课例展示后,全体老师聆听张维录老师的讲座《义务教育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建议》。“综合与实践”领域是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张老师提出活动准备的重点领域是安全教育,保障实践活动的安全。合理安排活动任务、强度、时长,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注重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的制订,以及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确保活动课程安全有序实施。张老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践案例的分析,为各位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教研如春风催开满树繁花,似星火引燃教育追光之路。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以课例展示绽放教学智慧,在研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这不仅是一堂劳动课的传递,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接力。教育之路漫漫,我们将在持续学习中精进不休,在实践探索中行稳致远。(供稿:蓝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