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训动态
研训动态
多维探究破壁垒,同课异构促成长--泰顺县小学科学素养提升90学分培训班第五次培训活动发表时间:2025-05-23


为促进片区各校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交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025年5月19日,泰顺县小学科学素养提升90学分培训班第五次培训活动在泰顺县第二实验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多维探究破壁垒,同课异构促成长”为主题,通过两个课题的团体赛课,展现了小学科学课堂的多元魅力与深度思考。

 

上午:《地球的形状》——穿越时空的科学论证之旅  

裴彩云老师团队以“穿越古代”为情境锚点,让学生化身船长与观察员,通过面上定点观测模拟帆船归港实验与改良教具让孩子探究月食现象的地球形状证据,引导学生从单一证据走向多维度互证,在趣味体验中构建科学思维框架。  

 

 

吴丽丽老师团队深耕科学史脉络,通过自制动画重现海边渔民观测、亚里士多德推理月食、麦哲伦环球猜想等经典场景,以“质疑-论证”为主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课堂成为思辨的“时空隧道”。  

 

 

陈妙云老师团队引入素养评价单,以“麦哲伦航行能否回到原点”为驱动问题,串联“观察-假设-验证”的探究链条,最后揭示卫星技术的现代视角,让学生直观感受技术进步对科学认知的推动作用,实现古今思维的巧妙对话。

 

 

 

  下午:《种子的传播》——自然智慧的解密课堂  

包雪婷老师团队以苍耳粘衣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围绕“结构如何适应功能”展开探究。通过观察不同种子的形态特征、模拟传播实验,让学生亲历“猜想—验证—推理”的完整探究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感悟自然设计的精妙。  

 

 

 

汪倩云老师团队以泰顺文兴桥的油菜花开为地域化情境,现场展示完整油菜植株,并通过直播镜头放大果荚细节,引导学生从“经验猜想”转向“证据推理”。随后的多植物种子观察环节,更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建立“形态决定传播方式”的科学概念,体现了“生活即课堂”的教育理念。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是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泰顺县小学科学素养提升系列培训将持续聚焦课堂变革与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理论研修+实践打磨+深度反思”的立体培养模式,推动县域科学教育向“深度学习、高阶思维、素养落地”的更高维度迈进。期待更多教师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科学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探究中发现科学之美!  (供稿:实验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