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初中文综教学深度融合,10月24日,泰顺县AI赋能初中文综教育研讨暨文综学科素养提升第1次培训活动在泰顺育才初级中学顺利开展。全县各初中文综学科骨干教师齐聚现场,通过课例观摩、专题研修,探寻AI赋能教学的实践路径。
我县两位年青教师先后呈现AI赋能的精彩课例。 首先育才初中周珍美老师以“长征史诗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为主题,借助AI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通过AI生成的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遵义会议的历史情境,同步推送不同视角的史料文献供学生探究。课堂中,学生自编自导了情景剧《遵义会议》,还原历史现场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借助手机参与“AI采访”互动,在模拟与长征老战士萧峰同志对话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很多疑问,深化对“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理解,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为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这个地理教学难点。育才初中杨钰莹老师创设让人神往的贵州旅游胜地为情境,课堂上实时发布互动习题,学生答题数据经AI系统即时分析,生成个性化学情报告,教师据此精准调整教学节奏。AI让看不见的地形“看得见”,通过AI做的提示词对指定区域进行乡村振兴致富路探索,即把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学生即兴演讲体会一把寻找“投资人”的快乐。课堂在孩子们的精彩讲解和阵阵掌声中结束。教师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AI工具科学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从"技术能用"向"深度善用"的转变,以技术赋能学科素养培育,为"学在泰顺"教育品牌建设注入动力 。
课例展示后,育才初中储得军老师做了《AI赋能文综学科的实践路径与策略》专题讲座。储老师结合两节课例,系统解读AI在学科教学中的核心应用场景:历史学科可借助虚拟场景生成、智能史料整合强化时空观念培育,地理学科能通过三维建模、数据可视化突破抽象知识壁垒 。针对老师们普遍关注的工具应用问题,他还介绍了DeepSeek、IMA知识库、秘塔AI、智能体、小云雀等在教学中的运用演示。智能体课堂等主流AI工具的实操技巧,分享“学情分析—资源生成—即时评价”的人机协同教学闭环构建方法,为教师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方案。让AI赋能文综课堂,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文综课堂教学,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活动最后,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文综教研员吴德胡老师以《三新下的校本教研坚守与优化》进行总结。他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强调各校教研组要立足三新,坚守优化校本教研,全员化、常态化、务实化开展,营造浓厚教研氛围,加强实践性教学研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及时总结与推广优秀校本教型,实现育分到育人的根本转变。下一步,他希望泰顺县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搭建研训平台,推动AI技术在文综课堂的常态化、深度化应用。(育才初中供稿)